51健康网欢迎您,祝您一生健康!
首页 / 健康知识 / 文章详情

什么是肝郁气滞?肝郁血瘀的典型症状与调理方法

很多人因为身体没有“明显大毛病”,觉得闷痛、心烦、月经问题不是事,结果几年后发现乳腺增生、子宫问题、消化异常甚至焦虑失眠严重。肝藏血、调情志、主疏泄,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长期处于肝气压抑的状态,后果不容忽视。若情绪长期抑郁、生活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肝气运行受阻,便会导致“肝郁血滞”这一状态。

什么是肝郁气滞?肝郁血瘀的典型症状与调理方法

那么,肝郁血滞究竟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有效调理、化解?下面从多个方面深入解析。

一、肝郁血滞是什么?

“肝郁”指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导致气机不畅;“血滞”则是在肝郁的基础上,气滞不行,血脉瘀阻,不能正常运转。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辅相成,一旦肝气郁滞,就容易引起血液运行障碍,造成一系列疾病表现。此类问题多见于情绪起伏大、工作保持高压状态的人群,女性尤为多见。

二、肝郁血滞有哪些症状?

1、情绪变化明显

情绪抑郁,容易烦躁发怒,爱叹气,闷闷不乐。日常生活中不爱说话、情绪波动频繁,常因小事心烦。

2、身体疼痛周期性发作

胁肋部胀痛或刺痛,有的人可能出现乳房胀满、月经期间剧烈腹痛;男性则可能出现睾丸胀坠感。

3、女性月经问题

表现为月经推迟、闭经、色暗夹血块、经量减少等,有痛经病史的人往往在情绪压抑时症状加重。

4、面色晦暗,舌像异常

长期肝郁血滞者,舌质偏暗,或见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突出。唇色暗,手脚冰冷也是常见伴随现象。

5、肠胃功能差

肝气不舒往往影响脾胃运化。会出现食欲不佳、容易腹部胀气、放屁多、排便失调等表现,经常感到“有气堵着”。

三、诱发肝郁血滞的常见原因

1、情绪压抑或长期压力大:是最主要原因,无法宣泄的情绪,直接阻碍肝气运行。

2、饮食不当:长期吃辛辣、油腻、生冷、过量饮酒,易损伤肝脾。

3、睡眠紊乱:熬夜、失眠会伤肝血,使肝的疏泄功能下降。

4、运动不足:气血运行需依赖运动,久坐不动、缺乏锻炼也会造成气滞血瘀。

四、肝郁血滞怎么治疗?

1、中药调理

常用方剂有逍遥散——缓解情绪郁结;柴胡疏肝散——理气止痛;血府逐瘀汤——活血通瘀、痛经胁痛。治疗时需针对个人辨证施治,不可盲目用药,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2、调节情绪,排解压力

情绪是肝病之源,建议每天找15—30分钟独处放松,可以散步、听舒缓音乐、练气功、冥想、阅读等。让情绪顺畅,自然肝气流通,血液就能畅行无阻。

3、饮食建议

  • 多吃绿色蔬菜、整粒杂粮、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 常用食疗:玫瑰花茶、茉莉花茶、陈皮麦冬饮、山楂煮水;
  • 忌烟酒、辛辣、油炸、生冷、甜品、肥腻类食物。

4、适度运动

推荐练太极、瑜伽、健步走、八段锦等温和有氧运动。

5、作息规律

睡眠必须充足。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睡不好,肝血无法恢复,自然会加重郁结。最晚不要超过23:00上床睡觉。

肝郁血滞并不是突然出现的疾病,而是一种持续积累、渐渐显现的身体信号。烦躁、失眠、月经问题、消化不良、胁肋不适,这些表象的背后往往是气机失调、情绪堵塞。疏肝健体,需靠内外兼修。调情志、动筋骨、合理饮食、规范用药,远离肝郁血瘀,从今天开始。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