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英语:cholelithiasis)是指胆囊中有结石的状态或由胆囊结石引起的任何疾病。胆结石(英语:choleliths, gallstones)则是在胆囊内由胆汁成分沉淀而生的结石。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约80%)不曾有过症状。胆结石的患者中,有1-4%每年发生腹部右上方痉挛疼痛,称为胆道绞痛,胆结石并发症包含胆囊炎,胰腺炎和肝炎。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持续超过五小时的疼痛、发烧、黄疸、呕吐或尿液呈现茶色等症状。
胆结石的危险因子包括避孕药,怀孕,胆结石家族史,肥胖症,糖尿病,肝病或快速减肥。胆结石在胆囊形成,通常来自胆固醇或胆红素。由症状可推论可能罹患胆结石,然后使用超声波确诊,并发症也可从血液检查中发现。
预防胆结石的方式有保持健康体重、高纤饮食和降低单糖的摄取。当有病征才需要治疗。治疗方式一般建议手术去除胆囊,可以由几个小切口或由单个较大的切口完成。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无法进行手术的人,会尝试用药物来溶解石块或超声波震碎。
发达国家中,10-15%的成年人患有胆结石,然而,非洲许多地区的发生率低至3%。2013年胆囊和胆道相关疾病盛行人数约1.04亿人(1.6%),造成106,000人死亡。女性比男性常出现胆结石的情形,而且在40岁以后更常见。种族也影响了胆结石发生率,例如,48%的美国印第安人有胆结石。病人在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后,一般而言结果都很好。
胆石的发作长久持续、反复引起,并导致炎症时,常引起各种麻烦的并发症。有并发其他病症之可能时,宜进行手术将胆石去除。
其并发症有胆囊炎、胆管炎及其所续发的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肝脏脓疡、胰脏炎、败血症等。小的胆石会经由胆管而排入肠内,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但二公分以上的大胆石则无法排出。若想将之排至肠内会使胆囊和肠愈著,且在该处形成穿孔(胆汁瘘),从穿孔处排至肠。胆石通过肠时,常梗在狭窄部分,尤其是小肠间大肠间的瓣导致肠闭塞,有此情形得赶快施行手术。
反复产生胆道炎症或闭塞性黄疸会导致肝障碍。胆石的刺激也被认为是造成胆囊癌与胆管癌的原因之一。
内科疗法
虽有胆石疝痛的现象。但若轻微时,服用镇痛剂即可治愈。疼痛剧烈时,则应马上接受医生的诊治。
发作平抑后的饮食,宜从吃稀饭之类刺激少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开始,再逐渐改换为固体食物。脂肪食物和刺激食品要暂时避免。
发烧和黄疸持续数日以上时,最好住院接受精密检查,以决定有无手术之必要。治疗方式大致如下:
外科疗法
胆石的手术时期,尚无确切的定论。必须动手术去除胆石的情形有下列数种:并发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严重的胆道炎和脓疡、肝脏障碍。胆石阻塞于胆管,造成闭塞性黄疸。不断复发胆石疝痛。胆石很大且大量阻塞于胆囊时,胆囊萎缩改变形状时,胆石数目多时,医生也会考虑是否该动手术。
此外,也有数个小胆石存于胆囊,无任何并发症及症状的情形小胆石有自然排出的可能,且有些人虽有小胆石却未出现任何症状。所以应检查该胆石是否为恶性,以便提早接受手术。
手术时,胆囊中有胆石者,原则上是切除胆囊。若只去除胆石,胆石会轻易地再产生,在效果上并不理想。胆管扩张且有胆石时,应施行总胆管切开手术,把胆管内的胆石完全去除。手术前需麻醉全身,时间约为一至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