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尤其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在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酮症酸中毒非常危险!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及时发现酮症酸中毒早期症状,及时就医,关键时候真的能保命!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典型症状
及时识别症状,对抢救生命极为关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发展迅速,一般在数小时到1~2天内明显恶化,主要表现包括:
1、血糖明显升高
通常血糖值可高达>13.9 mmol/L(250 mg/dL),但并非越高越严重,需结合酮体水平判断。
2、剧烈口渴与多尿
由于高血糖渗透性利尿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流失,患者表现为口干舌燥、排尿频繁、脱水迹象明显。
3、恶心呕吐、腹痛
受酸中毒刺激及电解质紊乱影响,很多人首先出现上腹部疼痛、持续性恶心或呕吐症状,常被误认为急性胃肠炎。
4、呼吸异常
呼吸深而快,带有烂苹果味,这是体内排除过多酮体的表现。发现此种呼吸应高度警惕。
5、精神状态异常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疲倦、嗜睡甚至意识模糊、昏迷,这是由于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波及中枢神经系统。
6、脱水表现
如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尿量减少、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表明病情可能已进入休克前期。
二、引发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
多数患者“来不及反应”就突然入院,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未及时控制病情或误以为只是“小问题”。下面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几个诱因:
1、胰岛素中断或剂量不够
最常见的诱因是胰岛素漏打、剂量减少或突然停用。有些患者因饮食减少、运动增多、自认为血糖高也无碍而擅自减量,导致迅速脱控。
2、感染
各种急性或慢性感染,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疖肿等,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血糖迅速升高,从而诱发酮症酸中毒。
3、应激状态
如严重创伤、手术、心梗、中风等,会引起体内逆调节激素升高,增强胰岛素抵抗。
4、饮食不当
过度饥饿、极端节食或摄入高脂低碳的饮食,也可能导致酮体大量生成,尤其是在一型糖尿病人群中。
5、新发糖尿病
一些尚未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即为酮症酸中毒,是首发表现,常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类急症需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处理,不可在家中自行应对。
1、补液治疗
目的是迅速纠正脱水,恢复循环血容量,提高肾脏排除酮体能力。首选生理盐水,紧急时1小时内输注1000毫升。
2、胰岛素静脉注射/泵注
持续低剂量胰岛素注射是核心疗法。它能迅速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分解,阻止酮体进一步生成。
3、纠正酸中毒
严格评估动脉血气,在pH值<7.0、重碳酸盐<10 mmol/L时,应审慎使用碳酸氢钠纠酸。
4、电解质调节
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需动态监测、电解质同步补充。
5、寻找诱因,加以处理
如感染则应使用抗生素,若是因胰岛素停药,应重新教育规范用药行为。
五、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比治疗,预防远比抢救重要。以下几点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的:
1、规范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切勿随便更改药物方案;
2、一旦出现发烧、呕吐、腹痛等症状及时检测尿酮体或血酮水平;
3、随身携带紧急联系卡与疾病说明,防止突发昏迷时无法说明病史;
4、坚持定期血糖监测,尤其在运动、大幅饮食改变或应激状态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急性并发症,虽然高发于胰岛素依赖的人群,但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大意。当我们面对“血糖波动正常”、“轻微不适”、“胃口不好”这些信号时,不妨多留个心眼,一根试纸、一个血酮仪,也许就是救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