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聚会、应酬、朋友小聚,酒桌文化几乎无处不在。很多人喝酒前后,都会随手买点“护肝药”或“解酒药”,希望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伤害。但是酒后护肝药到底有没有用?解酒和护肝是一回事吗?今天这篇文章,带你科学认识酒后护肝药,别再被误导。
一、酒精是怎么伤肝的?
很多人以为只有“喝大酒”才伤肝,其实不是。哪怕你每次只喝一两杯,但长期喝、频繁喝、小酌不断,也能把肝脏一点一点 “磨损掉”。酒精进入人体生成乙醛,乙醛强毒,进一步生成乙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其中“乙醛”才是真正伤肝的罪魁祸首。如果这个中间产物不能及时代谢出去,就会堆积在肝细胞中,造成脂肪变性、炎症,甚至慢慢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也就是说:喝进嘴的是酒,受罪的是肝,最痛的那一刀,其实在酒后悄悄开始的。
二、酒后吃护肝药有用吗?
作用有限,不能对抗乙醛。
市面上的护肝药,主要成分多为增强肝细胞修复能力、减轻肝酶轻度升高,适用于慢性肝炎、脂肪肝、早期肝功能异常。它们并不具备快速“解毒”或“中和乙醛”的能力。也就是说,酒后吃护肝药,顶多是“事后修修补补”,并不能真正预防酒精对肝细胞的伤害。
三、解酒药和护肝药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把“解酒药”和“护肝药”混为一谈。其实,解酒药大多是一些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枳椇子等成分,主要是帮助缓解酒后不适,比如头痛、恶心、口渴等。它们并不能加快酒精的代谢,更不能保护肝脏。所谓“解酒”,其实只是让你感觉好一点,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并没有减少。
有些解酒药甚至含有咖啡因、薄荷脑等刺激成分,短时间内让人“清醒”,但实际上肝脏负担并没有减轻。长期依赖解酒药、护肝药,反而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喝酒更没有节制,最终受伤的还是肝脏。
四、如何正确护肝?
1、控制饮酒频率与数量
- 男性每日酒精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 控制“每周几次”,比一次喝多少更关键
- 能不喝就不喝,有肝病史者应戒酒
2、不空腹饮酒、不熬夜后饮酒
空腹酒精吸收变快,熬夜+酒精=肝脏双重打击。
3、饮食清淡,少吃高油高糖
肝不好的人不要吃重口、油腻、烧烤串。高脂+酒,是脂肪肝的双重催化剂。
4、不随意吃保健品和药物
有的人喝完酒又吃退烧药、止痛药,增加肝脏代谢负荷。中药也不能乱吃,包括自制泡酒、壮阳酒。
5、定期体检,不靠“自我感觉”
转氨酶升高前一般没症状,所以一年一次体检是最基本的保护。
酒后护肝药有用吗?科学来说,护肝药并不能阻止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解酒药也不是护肝药。最好的护肝方式,是管住嘴、少喝酒、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