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甚至发烧,却没想到是胆囊炎在“作怪”。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作时让人痛苦不堪。但是胆囊炎是个很容易被混淆的病。初期像是胃病,痛起来又像肾结石,有时误当阑尾……不少人就是在不断“误诊”中,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
今天,我们就聊聊:胆囊炎到底有哪些症状?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手术一定要做吗?
一、什么是胆囊炎?为啥会突然发作?
胆囊,是你身体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器官,位于右上腹、肝脏下面,像一个小袋子。它的作用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你消化脂肪。如果胆囊出了问题,就会影响胆汁流通,形成炎症。胆囊炎多数因胆囊结石而引发感染或炎症反应。发病急,位置小,但痛起来毫不含糊。
二、胆囊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右上腹疼痛,多为阵发性
最典型的信号是:右上腹部突然发作的绞痛或胀痛,有时候像针扎,有时候感觉像肚子打结。疼痛有时会向右肩、后背放射。吃油腻食物后诱发明显。
2、 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以为是“胃不舒服”,其实是胆囊炎波及到了消化系统应激反应。特别是饭后不久就吐+腹部持续胀痛,要警惕。
3、发热、寒战
这是炎症反应常见表现。如果肚子痛+持续低热或发烧,就应尽快就医。
4、黄疸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有,但一旦胆管被结石或炎症压迫,胆汁反流,黄疸就会出现了。
5、右上腹轻触就痛,不能深呼吸
临床上称为“墨菲征阳性”,是诊断胆囊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温馨小提示:
- 急性胆囊炎多为突发剧痛伴发热,需要急诊处理。
- 慢性胆囊炎有时症状并不明显,但常常伴有反复的“饮食后不适”,类似消化不良。
三、胆囊炎要怎么治疗?药物还是手术?
胆囊炎治疗方式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伴有胆结石,以及急慢性发作频率。
1、药物治疗适合早期或发作不重的患者:
- 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
- 解痉药缓解胆囊收缩疼痛
- 禁食一段时间,配合输液休养
2、根治方式:手术切除胆囊
适用于:
- 多次发作的慢性胆囊炎
- 胆结石引起的反复炎症
- 急性发作、药物控制不佳
- 肝脏或胆道受压严重
现在多采用腹腔镜微创切除,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担心“切了胆囊就不能消化”完全没必要,胆汁会从肝脏直达肠道,健康人术后基本不影响正常进食。
四、生活中如何预防胆囊炎复发?
重点两个字:“少油”。
- 避免高油高脂的食物
- 少吃暴饮暴食+饭后静坐少动
- 按时吃饭,不要空腹过久
- 合理减肥:体重快速下降者也可能诱发胆结石
- 多喝水,促进胆汁流通
- 定期体检肝胆功能和B超
胆囊炎的症状多样,早期识别和科学治疗非常重要。右上腹疼痛、恶心、发热等症状不可忽视,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才能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