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检查是常规的检查,当检查报告上出现转氨酶升高时,大家格外担心是不是有肝炎了,那么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是怎么回事?我们一一说清楚。
一、体检报告上转氨酶升高,是不是就是肝炎?
先说结论转氨酶升高不等于肝炎。
转氨酶升高意味着肝细胞受到刺激、轻微损伤,或者某些代谢过程出了问题,但并不能直接说明你就是肝炎。转氨酶是“警告信号”,不是“判决书”下面我们从零开始,讲清楚转氨酶是啥、为何会升高,以及常见的5种非肝炎原因。
二、什么是转氨酶?ALT和AST有什么区别?
转氨酶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AST(谷草转氨酶)则还分布在心肌、肌肉、肾脏。
- ALT升高:更有可能是肝细胞受到影响;
- AST升高:既可能是肝问题,也可能是心脏或肌肉损伤;
所以,当这两个指标升高时,医生就会进一步看比例、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是不是肝病。
三、五个非肝炎引起的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1、熬夜、疲劳、饮食不当
体检前刚熬了夜、吃了油腻外卖、喝了酒?这样的饮食和作息,会短暂造成肝细胞应激,轻微损伤,导致ALT、AST一过性升高。这是现在年轻人最常见的体检异常原因之一,多为轻度升高(约1.5~2倍),通常几天后恢复正常。可以通过多饮水、清淡饮食、规律休息,2周后复查通常可恢复。
2、非酒精性脂肪肝
这是当下中青年人群中比例越来越高的慢性肝病。肥胖、高脂饮食、糖尿病等代谢问题都会引发脂肪肝。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中,导致ALT、AST轻度持续升高。注意不喝酒,同样会得脂肪性肝病!
3、酒精性肝损伤
如果你爱喝酒,哪怕没症状,只要饮酒频率高或量大,都可能导致转氨酶飙升。此类升高通常ALT和AST都会上升,甚至AST升得更明显。长期如此,会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严重者还可能变成肝硬化。建议通过戒酒、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肝脏B超。
4、药物或保健品造成的肝损伤
别小看“自己买的药”“朋友推荐的保健品”,部分药物对肝脏负担极大,例如:
-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
- 部分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
- 降脂药、保肝药、中草药类产品
长期服用保健品,不知成分恐可能“慢性伤肝”,药物性肝损害正逐年上升,特别是中老年群体。
5、肌肉损伤或剧烈运动
有趣的是,有些人热爱健身、跑马拉松、搬重物,或者刚做过肌肉注射,也会导致AST升高,有时甚至接近数倍。这不是肝的问题,而是肌肉的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建议抽血前3天避免剧烈运动。
四、转氨酶升高该怎么办?
很多人一看到报告不正常就急着买“保肝片”“护肝茶”,这是不科学的!
建议步骤如下:
- 首次发现轻度升高:作息调整+饮食清淡,2-4周后复查;
- 反复升高或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做肝B超+乙肝五项+病毒排查;
- 长期服药或患有基础病: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动态监测;
- ALT>200或AST>200,伴随不适症状:应尽快就诊,排除病毒性肝炎或急性肝损伤。
转氨酶升高并不等于肝炎,背后原因多种多样。科学看待体检报告,出现异常要及时复查和就医,切勿自行处理。关注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才是守护肝脏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