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句老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简单说就是你的“内在发动机”。这时候,吃对东西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调理方式 —— 不仅排湿,还能养好你的脾胃。
入伏期间,吃什么能排湿健脾?这一篇文章,把答案讲得清清楚楚。
一、入伏健脾祛湿的8种常见好食材
1、薏米 —— 排湿“第一粮”
薏米能渗湿利水、健脾祛湿,还能强化肠道,调节消化系统。最适合浮肿、体沉、湿疹、关节疼痛的人。建议每天用它煮粥或焖到饭里,清香又有口感。但是体质偏寒的人别长期单独食用,搭配温和的食物更好。
2、赤小豆 —— 护脾又清热
和红豆不同,赤小豆偏微寒,适合湿热体质,尤其适合夏天湿气重、皮肤爱长疹子的人。薏米+赤小豆煮水,是夏季最受欢迎的“祛湿CP”。
3、山药 —— 补脾养胃好伙伴
有人一到入伏吃不下饭,不是天气问题,是脾虚了。山药口感绵软、性质平和,可以温补脾胃,又不会上火,非常适合胃口差又想调理的人。可煮汤、炖粥,甚至蒸来蘸点蜂蜜,更容易入口。
4、莲子 —— 健脾同时还能安神
很多人一入伏不仅身体湿气重,还变得烦躁、失眠。这时,吃点莲子刚刚好。它不光健脾,还能安神、清心火。搭配百合煮粥,一碗下去,晚上都睡得沉。
5、茯苓 —— 平价养生“小灵芝”
茯苓是很多老中医的“私藏药食两用好物”。可以健脾、利水、安神,不管是煲汤、煮粥、熬糖水都非常合适。对老年人、久坐党、泡在空调房里的上班族,尤其友好。
6、扁豆 —— 四季可用,健脾专精
白扁豆属于“益气健脾专用豆类”,在健脾、祛暑方面特别有优势。有些人一到伏天就容易腹泻吃不下饭,这就是脾胃虚弱惹的祸。白扁豆配小米、山药炖粥,是一道非常棒的入伏靓粥。
7、冬瓜 —— 利水排湿小能手
入伏湿热型体质的人特别容易水肿、发胖,冬瓜是最佳选择之一。它利尿,含水丰富,几乎无糖,清热祛湿不升糖。炖排骨、煮汤、清炒都好吃,但注意少放盐。
8、生姜 —— 唤醒脾阳“火力”
别小看一片姜,它有叫醒脾胃阳气的作用。入伏清晨空腹喝一点姜茶,能帮助身体从“懒洋洋”转向“工作状态”。也可以在煮粥时扔上两片,让你整天暖起来,脾胃自然动力十足。
二、简单搭配,教你轻松打开“排湿食疗局”
推荐1:薏米赤小豆粥
材料:薏米30g + 赤小豆30g + 山药适量
做法:提前泡水,煮粥至软糯即可。每天早餐来一碗,排湿效果超赞。
推荐2:冬瓜茯苓排骨汤
材料:冬瓜切块、茯苓15g、排骨适量,慢炖1.5小时
功效:养脾利水,适合午餐或晚饭喝一碗,清爽不油腻。
推荐3:白扁豆山药粥
材料:小米50g、白扁豆30g、山药100g
做法简单,煮熟即可食,可作为早午餐搭配主食一起吃。
入伏吃什么可以排湿健脾?其实答案就在我们每天的餐桌上。只要合理搭配,科学饮食,湿气自然会慢慢排出,脾胃也会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