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入睡困难、易醒、多梦、觉浅,成了不少中老年人和年轻白领的常见困扰。对于这类“睡不好”的人,除了调节情绪和作息,适当使用安神中药和食疗方法,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中医认为,失眠多与“心神不安”、“阴血不足”、“肝火扰心”有关。下面推荐5款经典安神中药方,帮你养心安神、滋阴清火,助你睡得深、醒得轻。
一、酸枣仁汤 —— 平补心肝,安神定志
主要成分:酸枣仁、茯苓、知母、甘草、川芎
功效分析:酸枣仁味甘性平,入心、肝经,是中医安神养心的要药。配伍茯苓健脾祛湿,知母清热滋阴,川芎活血调气,有助于缓解心烦、睡眠浅、多梦易醒等问题。
适合人群:阴虚火旺型失眠者,表现为心烦、口干、入睡难、睡后易醒。
食疗方推荐
酸枣仁百合粥:取炒酸枣仁15克、百合20克、粳米50克。将酸枣仁打碎,与百合、粳米同煮成粥,睡前1小时温服。润肺安神,适合干燥季节。
二、柏子养心丸 —— 养血补心,安心健忘
主要成分:柏子仁、当归、茯神、人参、远志等
功效分析: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肺通便;远志可交通心肾、宁心益智;配合人参、茯神与当归共起补心血、安神作用,经常用于心脾两虚、失眠健忘、焦虑烦躁。
适合人群:体质偏虚、压力大、心悸健忘者。睡不好并伴随疲劳乏力者尤为适用。
食疗方推荐
柏子仁炖鸽子汤:取柏子仁15克,莲子10克,红枣5枚,鸽子1只剁块。加姜片共炖1小时。每周喝2~3次,益气养血,安心补脑。
三、甘麦大枣汤 —— 抚肝解郁,调和营卫
主要成分:炙甘草、小麦、大枣
功效分析:源自《金匮要略》,古籍即作为情绪紧张型失眠良方。甘草缓和情绪,小麦养心除烦,大枣补中益气、安心神,对“虚烦不寐”、神经易紧张有显著效果。
适合人群:情绪起伏大、易发脾气、心神不宁所致的短期性失眠者。
食疗方推荐
甘麦大枣饮:三味药等量(各约15克),煮水3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连服一周。重在调情绪,适合压力山大的上班族。
四、天王补心丹 —— 滋阴清热,安心不烦
主要成分:丹参、生地、玄参、远志、五味子、茯苓等
功效分析:天王补心丹属阴虚火旺型失眠调理代表方。生地、玄参滋阴降火,丹参养血调经,五味子、远志安神通窍,用于心阴亏虚引起的心烦、口干、舌红、心悸多梦。
适合人群:晚上心热、舌干少津、容易盗汗、面部潮红者。
食疗方推荐
莲子百合猪心汤:莲子30克、百合20克、猪心1个清洗干净切片,慢炖1.5小时调味食用,滋阴安心、调心火。
五、珍珠粉(外用+内服)—— 镇惊安神,美容养容
外用:可加入睡前面膜,或一点点抹在太阳穴轻揉,镇静安神助眠。
内服:配合牛奶或蜂蜜水冲服,每次不超过0.3克。
功效分析:珍珠粉自古被用于“宁心安神、美容养颜”。小剂量长期服用对改善焦虑、入睡困难、皮肤气色均有辅助作用。
适合人群:经常焦虑不安、面色晦暗、睡不稳、气色差的女性人群。
三、安神食疗虽好,这几点也别忽视
1、减压+调息最佳拍档:别只靠药和吃。深呼吸、静坐、冥想、写日记、舒缓运动都是管用的安神方式。尤其适合长期精神紧张、思虑多者。
2、改善睡眠环境:注意卧室光线、温度、噪音;避免睡前刷手机、暴饮暴食、剧烈运动。
3、控制午休时间:白天小睡别超半小时,保证夜间有足够“睡意”。
安神,不单是睡得着睡得好,更是从内而外养心养身的过程。对中老年人来说,睡眠质量的提升关乎免疫、情绪、记忆和整体生活质量。试试这些中医安神方,也许一碗药膳、一杯安神茶,就是你和好睡眠之间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