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咽结膜热、肠胃炎等。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而夏季、湿热、密闭的室内泳池,恰好是腺病毒传播的温床。更让人头疼的是腺病毒抗氯性能强,一般的消毒液难以完全杀灭。这意味着,即使泳池看起来干净合规,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本篇文章聚焦儿童游泳后的典型腺病毒感染表现与自我识别方法,提供实用的游泳前后防护建议,帮助家长把握黄金预防期,避免病毒扩散和误诊延误。
一、孩子感染腺病毒的症状
很多家长第一时间以为是“普通感冒”、“水土不服”,其实腺病毒有一些相对典型的特点可以留意:
1、高烧突然起,退了又来
通常是38℃以上,持续2-5天,有的甚至更久,不是“吹空调着凉”的那种低烧,而是突发、反复、精神差。
2、 眼睛红、流泪、有分泌物
腺病毒引起的咽结膜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眼和喉咙一起出问题;眼白发红、有眼屎,孩子频繁揉眼睛、不愿睁眼,别只当成“红眼病”。
3、咳嗽、流涕、喉咙痛
比较剧烈、声音干响,吞咽困难;孩子会表现为烦躁、吃饭不香、哭声沙哑。
4、呕吐、腹泻
腺病毒也可以感染肠道,引起病毒性肠胃炎;伴有腹胀、食欲下降的情况,需要注意健康监测。
5、更多孩子在一起更容易群体感染
如果发现班级、游泳班、社区里,多名孩子出现类似症状;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小规模腺病毒传播事件。
二、如何防护?
1、游泳前擦眼、进水后洗眼鼻
游泳前可滴一滴眼药水(比如人工泪液或清洗型滴眼液)锁水保护,游完及时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和鼻腔,减少病毒残留。
2、配备泳镜、泳帽,尽可能“全副武装”
孩子玩水容易呛水、挤眼,下水前佩戴泳镜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机会;泳帽可减少头皮与水中病毒接触,是最基本的防护装备。
3、游泳后用温水沐浴、换干净衣服
别让孩子穿着湿泳衣跑来跑去!游完立刻洗澡,重点清洗眼、耳、鼻区域;家中毛巾、浴巾、眼药水不要共用。
4、避免在人多密闭小泳池长时间停留
高温、空气不流通、高接触密度,变成腺病毒的狂欢。尽量选择通风良好、水质公开可查的场所,45分钟~1小时游泳时间为宜,避免过度疲劳。
5、 一旦有症状,立即就医、别抱侥幸心理
高烧、眼红、咳嗽、精神不佳;这时候不是“等一等”能好的,医生通常会通过血常规、核酸检测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腺病毒没有特效药,但早期护理、抗病毒药物、隔离休息,非常必要。
三、家长常问的问题,统一答一下:
1、腺病毒会反复感染吗?
是的,尤其是孩子体质偏弱、缺乏防护,不同亚型反复感染可能性高
2、吃抗生素能好得快吗?
多数情况下无效,腺病毒是病毒,抗生素无效,滥用还会打乱肠道菌群。
3、得了腺病毒孩子需要停课吗?
最好停课休息,腺病毒传染性强,恢复期(发烧、眼红消失)后48小时再返校为最好。
儿童在公共泳池中感染腺病毒的风险被严重低估,腺病毒可引发发烧、红眼、咽喉痛、腹泻等症状,尤其夏季多发。家长务必做好预防措施,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