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健康网欢迎您,祝您一生健康!
首页 / 健康知识 / 文章详情

江苏出现霍乱确诊病例,霍乱有哪些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一文讲清!

近日,江苏省官方通报发生一起霍乱确诊病例,并已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霍乱,这个曾在历史上多次引发大规模疫情的传染病,似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那么:霍乱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出现拉肚子、呕吐、腹痛就一定是霍乱吗?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预防?本文将从霍乱的危害、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策略,帮你从容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

江苏出现霍乱确诊病例,霍乱有哪些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一文讲清!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性传染病,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水源、食物迅速传播。

霍乱的特点:

  • 起病急、传播快
  • 潜伏期短(数小时~5天)
  • 传播范围广,适合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暴发
  • 多发于夏秋季,是法定甲类传染病

值得提醒的是:霍乱虽然传播迅速,但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死亡率较低,公众不必过度恐慌。

二、霍乱的症状有哪些?

1. 突发性水样腹泻

患者会突然出现大量无痛性腹泻,大便如“洗米水”样稀薄,每天排便次数高达十几次到数十次。

2. 剧烈呕吐

不伴恶心,呕吐物为透明液体,不含食物残渣,也是典型表现之一。

3. 快速脱水、虚弱、抽筋

由于水、电解质流失极快,可在短时间内出现:

  • 皮肤干燥、眼眶凹陷
  • 口渴无法缓解
  • 肌肉痉挛
  • 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特点:没有明显发热、没有腹痛,这是区别于普通肠炎的重要标志。

三、霍乱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尽管现代医学发达,霍乱依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警报”。

危害包括:

1、极易大规模传播:尤其在灾后、洪涝、饮用水不洁地区高发;

2、脱水速度快,严重病例可迅速死亡;

3、容易出现院内交叉感染;

4、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需依法隔离上报。

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霍乱感染者、9万余人死亡,但绝大多数集中于卫生条件欠佳的地区。

四、霍乱是如何传播的?

霍乱的传播路径主要是“粪-口途径”,尤其通过以下方式传染:

1、引饮水传播:饮用被污染的河水、井水、自来水;

2、食物传播:生食海鲜、生冷果蔬,饭菜被苍蝇叮咬污染;

3、接触传播: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厕所、手未洗净接触食物。

重点提示:霍乱菌可在温暖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加上夏季高温,需特别警惕水源与食物安全。

五、如何预防霍乱?

1. 饮用干净水源

喝烧开的水

不饮用生水/桶装水变质水

常清洗水桶、水管、直饮设备

2. 食物做到“煮熟透吃”

海鲜、贝类务必高温彻底煮熟

生冷凉拌尽量少吃

饭菜不留超4小时,避免细菌滋生

3. 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

使用洗手液+流动水,或者如厕后使用消毒湿巾处理

4. 注意环境卫生

餐具、刀具生熟分开

食品从正规渠道购买

家中定期使用84等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点

5.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上报

如出现典型“无痛水样腹泻+呕吐”,切勿自行拖延或误当作肠炎,应尽早就医检测便液。

6. 高风险岗位人员加强疫苗接种

部分高风险群体如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屠宰海鲜市场巡查人员等,在高发地区可按政策接种口服霍乱疫苗。

江苏报告的霍乱确诊病例提醒我们:传染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霍乱最大的危害是快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若延误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常见症状包括频繁腹泻、呕吐、抽筋、休克等。预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和环境卫生——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同时关注公共卫生安全。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