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健康网欢迎您,祝您一生健康!
首页 / 健康知识 / 文章详情

拔罐刮痧的作用与功效,附拔罐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尤其是亚健康状态下的调理。拔罐和刮痧,这两种古老的中医外治法,正悄悄走进越来越多家庭。拔罐和刮痧是传统中医调理身体的重要方式,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湿解表、缓解疼痛等功效,特别适合疲劳、湿气重、气血不畅人群。

拔罐刮痧的作用与功效,附拔罐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讲讲:拔罐刮痧到底有啥用?拔罐刮痧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拔罐和刮痧的作用与功效

1、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比如你肩膀酸痛、腰背僵硬,多半是气血不通。拔罐像是用外界的“吸力”,帮你打通肌肉深层的气血通道。而刮痧,是用摩擦“扫开局部淤堵”。适用于肌肉酸痛、肩颈僵硬、久坐腰酸、落枕。

2、祛湿排寒,赶走体内“讨厌的冷”

暴晒转空调房?淋雨后一身懒?这种“湿寒伏体”的人最适合拔罐、刮痧。通过皮肤表层刺激,把困在经络里的湿气、寒气引出来,一次下来背上发热,人立马轻了。适用于空调依赖人群、手脚冰凉、易乏力、体内寒湿重等问题。

3、活血化瘀,加速身体修复

有些人月经不调、脸色发青、嘴唇紫,一看就血瘀体质。通过刺激背部相关穴位,促进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更通畅,该带走的代谢废物就能快点走。

尤其对慢性病恢复期、疲劳体质、亚健康状态有帮助。

4、退热解表,缓解感冒初期

夏天受风、秋季转凉,很多人感冒初期不是流鼻涕,而是浑身酸疼、发冷冒热汗,这时候拔罐刮痧比吃药还管用。感冒一开始在外表层,及时拔罐,能把风邪“拔出来”,不用等它深入体内再开一堆药。

5、 调节内脏功能,改善亚健康

定期刮痧、拔罐,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稳定肠道蠕动、排便通畅。特别是入伏、换季、疲劳积累严重的人,坚持一次/周,有明显“轻身感”。

二、“出痧”和“罐印”,不是伤,是你的“毛病地图”

很多人误会:刮痧、拔罐后怎么背上全是紫啊、黑啊、青一块紫一块?是不是皮肤伤到了?

真不是。

  • 浅红 → 痰湿偏重
  • 紫黑 → 瘀血严重,气滞血不畅
  • 青色 → 寒气内聚
  • 点状斑驳 → 风湿堵络
  • 很快退色 → 体质佳、代谢快
  • 持续几天才退 → 气血运行较弱

好坏不是看颜色深浅,而是看你做完后“人有没有舒服了”。

三、拔罐刮痧后的9大注意事项

1、 避免吹风、洗冷水澡

拔罐和刮痧后毛孔张开、表皮血管扩张,非常容易受风寒侵袭。此时吹空调、电风扇、洗冷水澡,容易引起感冒甚至肌肉酸痛加重。做好保暖,至少2小时内不要洗澡,最好当天不洗。

2、 喝一杯温水,帮助代谢

做完后,身体释放了大量代谢产物。这时喝一杯温水不仅能补充水分,还有利于排毒。

3、不要立刻剧烈运动

刚做完身体还处于放松代谢状态,马上跑步、健身等反而会造成过度消耗。建议静养1~2小时以上,再进行轻度活动。

4、当天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

刺激类食物会影响炎症修复过程,还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疼痛或红肿加剧。

5、避免日晒高温环境

皮肤敏感期不可日晒,容易造成色素沉着、红肿发炎。尤其夏季做完后避免长时间户外暴晒。

6、观察皮肤变化,正常印记无需紧张

拔罐刮痧后出现红、紫、瘀的痧斑或印记属正常反应。多数3~7天会自然消退。但有严重肿胀、水泡或剧痛,应及时就医。

7、短时间内不要再重复操作

皮肤和经络需恢复,不宜频繁拔罐或刮痧。频做反而损阳伤气,适得其反。局部最多一周1~2次为宜。

8、保证充足睡眠,利于修复

做完是一个全身放松、代谢启动的过程,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升免疫。

9、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严重皮肤病、高血压、出血倾向者或大病恢复期人群应谨慎选择拔罐刮痧,最好事前咨询专业医师。

拔罐和刮痧,是中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能缓解身体不适,还能帮助我们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只要科学应用,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拔罐刮痧就能成为你和家人日常保健的好帮手。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