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凌晨,辽宁27岁女主播糖糖突发脑溢血去世。大家纷纷惋惜,同时也是对突发脑溢血事件感到惶恐。
脑溢血,又叫脑出血,是最严重的脑卒中类型之一。简单来说,就是脑子里的血管破裂了,血液冲出来,压迫脑组织,神经失控,严重时几分钟内人可能昏迷、瘫痪,甚至停止呼吸。它常见于高血压患者,但现在脑溢血早就不是“老年病”了,年轻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到风险边缘,正如上文中的糖糖,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脑溢血突发前症状,我们在生活中如何避免。
一、脑溢血的前兆
脑出血前,很少人毫无征兆。如果你细心一点,是有迹可循的。
1、莫名其妙的剧烈头痛
不是普通那种“累了、饿了”的头痛,而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压迫性的剧痛。甚至有人说“像脑袋要炸掉”。
- 发生时间:清晨起床、工作压力大、情绪激动后;
- 错过风险:很多人以为是偏头痛、没休息好,结果吃止痛片压过去,耽误预警。
2、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突然感觉左边或右边的胳膊腿“没劲”,提不起东西,或者手指发麻。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后又恢复,这其实是脑血管小范围出血或痉挛的表现。
误判高发:很多人以为“睡觉姿势不对压麻了”,过几天又来一次,心里也不抬事,结果下一次就直接倒下了。
3、走路不稳,说话含糊
本来好好的,突然走路像喝醉了,说话舌头打卷,甚至吐字不清。这是脑部神经功能突然混乱的表现。
- 有人是打电话突然接不上话;
- 有人是家人看他走路不对劲,才发现不对。
4、视力模糊或看东西双影
当脑溢血在掌控视觉中枢的区域发生时,会在早期出现视野缺失或看东西重影。特别是对着电脑、开车、看手机时突然出现,让人以为是“眼睛花了”。
5、反复呕吐、意识模糊、嗜睡
这是出血对脑组织压迫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如果你突然开始恶心、频繁呕吐但无胃肠不适,还昏昏欲睡,一定不要一味以为是感冒或中暑。
二、谁是“高危人群”?
有以下情况的人,必须提高警惕:
- 高血压:80%的脑溢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控制不好就是定时炸弹。
- 吸烟酗酒:烟让血管变脆,酒让血压飙高,天天喝=天天炸。
- 熬夜透支:长期晚睡、压力山大、24小时在线,年轻人“没命”的共同特征。
- 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症会让小血管变薄,脑部血管易破裂。
- 家族史明确:亲人中过脑出血,一定要提高警惕,基因也“记得”。
三、如何远离脑溢血的“临界点”?
1、每天测血压,别忽高忽低
家里备个血压计,早晚一次,记录清楚,尤其别等不舒服了才测。
2、按时吃药,控制饮食,低盐低脂
高血压不是“感觉没事了就停药”,而是“症状消失=控制成功”的错觉,断药是诱因之一。
3、睡够觉,比你吃保健品有用一百倍
坚持睡7小时以上,规律作息是平稳血压的基础。
4、家中有高危人群,3个月查一次脑血管CT或者MRA检查
5、别忽略“轻微头痛”与“短暂视力问题”
转瞬即逝的症状,可能是命运扔给你的“最后一个提醒”。
脑溢血不是毫无征兆的突袭,而是身体长时间过载后的崩溃。你以为是头痛、手麻、失眠,实则是危险来临的前奏。希望这篇文章带你看清脑溢血的前兆和预防,真正为自己和家人筑一道“早知道”的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