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主要受到风邪的影响,秋季以燥邪为患,冬季则是寒邪的主导,而夏季常见的诸多邪气则包括了暑邪、湿邪和寒邪。面对这些多种邪气的叠加侵袭,防病养生的挑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夏季常常成为四季中养生最为困难的时节。
祛暑邪:冲泡生脉饮
在夏季,暑邪是最主要的威胁。过度出汗会导致体内津液的损失,从而可能引起气阴两虚。低血压、脑中风以及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在夏季频繁发生,均与气阴两虚密切相关。
气阴两虚会导致气虚,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能力,导致血液流动速度降低。此外,因出汗过多导致津液损伤,使得血液黏稠,进一步阻碍其流动,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和心梗的风险显著上升。
为了有效预防夏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可以尝试经典中医方剂——生脉饮。取补气的人参5克、清热滋阴的麦冬5克、以及有敛气、敛津作用的五味子5克。将这些材料置于杯中,加入开水浸泡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即可饮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材可以多次冲泡,最后还可以将其食用。
在人参的选择上,可以用党参或西洋参替代,西洋参的用量不变,而党参可增加至10克。
需要强调的是,在首次使用前,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比例调整,以确保合理运用。
防湿邪:佩戴香囊
随着夏季的深入,降雨量逐渐增多,湿邪趁机而入的风险随之增加。中医理论认为,湿邪主要影响脾胃功能,容易引起厌食、腹胀、腹泻以及身体消瘦等问题。
在五种气中,香气专入脾,而中药中香气较为浓郁的药材,常常具备健脾的效果。
在临床中,我会向一些不习惯服用中药的患者推荐佩戴香囊,这不仅可以帮助健脾祛湿,还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可以准备肉豆蔻5克、砂仁5克、佩兰10克、藿香10克和丁香5克。首先将肉豆蔻用蒜臼轻轻砸开,再加入砂仁进行碾压,接着放入丁香、佩兰和藿香,混合后装入香囊袋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