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承担着代谢、排毒、合成蛋白质等一系列重要功能。一旦肝受损,轻则疲劳乏力、口苦口干,重则发展为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其实都在悄悄“损害你的肝脏健康。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最伤肝的6件事,看看你中了几条!
伤肝的六种行为
1、经常熬夜——肝脏修复被“打断”
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中医所说的“肝胆排毒时间”。这个时间段内,肝脏需要在深度睡眠中进行修复与代谢。长期熬夜干扰肝细胞自我修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分泌失调,高胆红素导致肝区不适或黄疸症状。建议坚持早睡,尽量在23:00前入眠,规律作息才是根本的养肝方法。
2、爱喝酒——肝脏的头号敌人
俗话说:“十肝九酒伤。”酒精进入人体后,90%以上都需由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引发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还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消耗大量肝酶和抗氧化物,酒精代谢产物有毒副作用,损伤肝细胞膜,诱发细胞坏死。建议每周饮酒不超过两次,控制饮酒量,遇到应酬可提前服用护肝产品,如葛根养肝胶囊、护肝片等进行预防性护理。
3、情绪压抑、易怒——肝气郁结百病生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长期压抑、焦虑、易怒,会阻碍肝气运行,进而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多种问题。情绪伤肝典型症状有女性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男性常感烦躁易怒、胁肋刺痛;易出现舌苔发红、舌尖瘀斑等舌象。建议保持乐观心态,适度运动可释放情绪,多做深呼吸,改善气血流通。
4、长期使用“保肝药”或乱吃保健品
相信很多人一查出转氨酶偏高、体检异常,就自己买“保肝药”吃,甚至长期依赖保健品调理肝脏。殊不知,药三分毒,滥用“护肝药”本身也在加重肝脏负担!乱吃药损伤肝脏解毒系统;药物副作用反而诱发肝损伤。护肝切勿自行用药,应根据医生诊断,辨证使用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的中成药,切忌盲目“吃药养肝”。
5、油腻重口饮食——脂肪肝风险激增
高脂、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是现代人肝病高发的主要诱因。过多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就会形成脂肪肝,长期发展可能演变为肝纤维化或坏死。造成食欲差、腹胀、油腻不消;肝脏指标异常、超声波显示脂肪肝;肤色暗沉、易疲劳。建议每天控制油脂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饮食以“清、淡、杂、素”为主。
6、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肝脏代谢迟缓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久坐久站不动,肝脏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会因此减弱,毒素不易排出,尤其容易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久坐伤肝导致腰腹肥胖、脂质异常;肝区隐痛、转氨酶轻度升高;午后犯困、乏力气短。 建议每周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可选择快走、瑜伽、八段锦等温和锻炼项目,既可助肝通络,又不会造成其他负担。
爱护肝脏,就是爱护生命。从今天起,告别以上这些伤肝习惯,还自己一个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