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健康网欢迎您,祝您一生健康!
首页 / 食疗养生 / 文章详情

伪粗粮升血糖快,糖尿病人需警惕

“粗粮”本是健康饮食的代名词,但如今货架上许多标榜“全谷物”“高纤维”的食品,实则是披着粗粮外衣的“隐形健康杀手”。研究显示,我国约67%的消费者曾因误选伪粗粮,导致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推荐值的一半,而隐形糖、反式脂肪摄入量却超标2-3倍。这些伪粗粮不仅无法带来预期的健康效益,反而会加速血糖波动、诱发肥胖,非常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穿生活中常见的伪粗粮,帮助大家吃的放心。

伪粗粮升血糖快,糖尿病人需警惕

一、常见的6种伪粗粮

1、假全麦面

市面上不少的“全麦面包”用精制小麦粉,加上少量全麦粉,甚至焦糖染色,表面撒燕麦片装饰,含有的膳食纤维含量低,升糖指数(GI)接近白面包。

2、即食燕麦片

燕麦经高温压片、预熟化处理,破坏β-葡聚糖(关键膳食纤维),添加糖、香精。纤维含量仅为传统燕麦片的1/3,糖分可能高达15%-20%。

3、杂粮饼干/威化

配料表前三位是小麦粉、糖、植物油,仅添加少量杂粮粉。热量高达400-500大卡/100g,纤维含量不足2g,本质是高糖高油零食。

4、彩色蔬菜面条

这些五彩缤纷的面条其实是用菠菜粉、胡萝卜粉染色,主要成分仍是精制面粉。蔬菜含量不足1%,几乎无维生素留存,升糖速度与普通面条无异。

5、谷物饮料(如燕麦饮、糙米饮)

谷物经研磨、过滤去渣,添加糖和增稠剂,伪装成“健康饮品”。但其实纤维被剔除,糖分≈可乐,蛋白质含量极低。

6、混合麦片(含果干、坚果)

以“多种谷物”为噱头,实际主料是膨化大米、玉米片,裹糖烘烤。其含糖量高达25%-30%,油炸膨化后热量翻倍,纤维不足。

二、糯性的食物升糖更快

除了以上的六类食物,许多带有黏糯口感的谷物,例如大黄米、小黄米、糯玉米、黑糯米等,虽然吃起来绵软香甜,但它们对血糖的影响却不容小觑。这类谷物的“升糖力”主要源于淀粉结构的不同——主食中的淀粉可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类型。像燕麦、红豆等健康粗粮中,直链淀粉占比较高,这类淀粉分子排列紧密,在体内分解速度较慢,因此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较小。而糯性谷物恰恰相反,其淀粉以分支多、结构松散的支链淀粉为主,消化酶能快速将其“拆解”成葡萄糖,导致血糖迅速攀升。

对于需要控糖的人群,这类高支链淀粉的谷物需谨慎选择。例如被称为“糯小米”的小黄米,常被用来熬粥,看似清淡养生,实际上升糖速度甚至快于普通白米粥。

三、如何辨别真假粗粮?

1、看配料表

真粗粮配料第一位是全麦粉、燕麦、糙米等,无添加糖或油;伪粗粮配料前三位是小麦粉、白砂糖、植物油,全谷物比例低。

2、查营养成分表

真粗粮的膳食纤维≥6g/100g,糖≤5g/100g。伪粗粮的纤维<3g/100g,糖>10g/100g。

3、警惕“健康标签”

标榜“无蔗糖”但添加果葡糖浆、麦芽糖浆;宣称“多谷物”却用色素染色。

4、选择认证标志

优先选择包装上有 “全谷物认证” 或 “低GI” 标志的产品。

伪粗粮是披着健康外衣的“精制垃圾食品”,升糖快、营养低、热量高。选择时紧盯配料表和营养成分,真粗粮的关键是 “少加工、无添加、高纤维”!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