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会升血糖,吃久了可能得糖尿病?”这是许多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共同担忧。他汀类药物可能轻微增加糖尿病风险,但心血管获益远大于此风险,切勿自行停药。高危人群需密切监测血糖,优先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他汀类型,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ASCVD风险、血糖基线水平)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他汀类药物与血糖的关系
他汀可能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增加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代谢,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约9%-12%(不同研究略有差异),但这种绝对风险较低(每1000人年增加约1-2例)。而且不同的人群是有差异的,风险在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更高。
二、是否需因血糖风险停用他汀?
不需要!他汀的获益远大于风险
心血管保护:他汀降低心梗、中风风险的效果显著,尤其对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高危人群。
风险权衡:即使发生糖尿病,其危害也远低于心血管事件。例如,一项研究显示他汀治疗每导致1例糖尿病,可预防5-6例心血管事件。
需警惕的高危人群
空腹血糖≥5.6mmol/L、BMI>30、甘油三酯升高、糖尿病家族史者。建议此类患者用药期间每3-6个月监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三、如何降低他汀相关的糖尿病风险?
1、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他汀
匹伐他汀(Pitavastatin):研究显示对血糖影响最小,甚至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普伐他汀(Pravastatin):对血糖干扰相对较低。
避免高剂量他汀(如阿托伐他汀80mg/d),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减少用量。
2、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
BMI降至24以下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监测与管理
发现血糖升高时,优先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必要时启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避免联用可能加重血糖异常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
他汀类药物可能轻微增加糖尿病风险,但心血管获益远大于此风险,切勿自行停药。高危人群需密切监测血糖,优先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他汀类型,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ASCVD风险、血糖基线水平)制定个体化方案。
他汀类药物确实可能轻微升高血糖水平,并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这种风险的实际影响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