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们都知道女性会经历更年期,那么男性呢?男性在中年阶段也可能经历类似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医学上称为男性更年期或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但与女性绝经期相比,男性激素(睾酮)下降更缓慢且症状更隐匿,可能会出现性功能减退、体能下降、睡眠障碍、骨骼变脆、情绪波动等症状,但常被忽视或误认为单纯衰老。如何判断是衰老还是更年期?可以通过症状筛查和激素检测来判断。
一、男性更年期的核心原因
1、睾酮水平下降
男性从30岁后睾酮每年下降约1%-2%,40岁后可能加速,部分男性因疾病、肥胖、压力等因素导致睾酮缺乏(低于300 ng/dL)。 睾酮不仅影响性功能,还参与肌肉合成、脂肪代谢、情绪调节和骨骼健康。
2、其他激素失衡
生长激素、脱氢表雄酮(DHEA)等激素水平同步下降,加剧疲劳、代谢减缓等问题。
二、男性更年期的典型症状
性功能减退:勃起困难、性欲下降、晨勃减少。
体能下降:肌肉量减少、易疲劳、腹部脂肪堆积(“中年发福”)。
睡眠障碍:失眠、夜间盗汗。
骨骼脆弱: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
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抑郁倾向。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
动力缺失:对工作或爱好兴趣下降。
三、如何判断是衰老还是更年期?
1、症状筛查
国际通用量表(如ADAM问卷):若同时出现性功能减退、疲劳、情绪异常等≥3项症状,需警惕。
2、医学检测
血清睾酮检测:需早晨空腹抽血(睾酮水平在晨间最高),结合游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综合评估。
排除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引发类似症状。
四、应对策略:从生活方式到医学干预
1、非药物干预(首选)
运动增肌:抗阻训练(如举铁)可刺激睾酮分泌,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雌激素水平,抑制睾酮生成,BMI建议控制在18.5-24。
营养补充:锌(牡蛎、坚果)、维生素D(日晒、深海鱼)、优质脂肪(Omega-3)。
减压与睡眠:冥想、规律作息(保证7小时睡眠)可减少皮质醇对睾酮的抑制。
2、睾酮替代治疗(需谨慎)
适用人群:确诊睾酮缺乏且症状明显者,需排除前列腺癌、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等禁忌症。
治疗方式:凝胶、注射或贴剂,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血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风险争议: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过度治疗可能抑制自身睾酮分泌。
3、心理支持
正视激素变化,避免过度焦虑;伴侣的理解与沟通至关重要。
男性更年期是可防可控的生理过程,关键在于早期识别与综合管理。若出现持续性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内分泌科或男科,避免盲目“硬扛”或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