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蚊虫开始活跃,晚上小编常常被它们搅得无法入眠。无论是伸出手臂怕被叮咬,或是缩回来却被一群蚊子在耳边嗡嗡作响,真是让人心烦意乱!不禁想要把这些讨厌的蚊子一网打尽!
因此,小编最近购置了许多蚊香……虽然夜晚蚊子少了,但却常常被蚊香的烟呛得难受。
我的朋友不禁问我是不是买到了劣质的蚊香,并且告诉我一些惊人的传闻:“一盘蚊香相当于六包烟”,“蚊香会让人中毒”,“蚊子是农药的一种”等等。点了十多年的蚊香,真的是有毒吗?
次日,小编查阅资料后发现,蚊香确实是有毒的,并且其成分属于农药。查看商品标签,就会看到“微毒”字样,同时也能找到“农药登记号”“农药生产批准文号”等字样。
蚊香作为农药,不会等于敌敌畏吗?有些人因此决定不再使用蚊香,以免自食恶果。然而,来自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的主任冷培恩对此有不同看法。
在蚊虫频繁的夏夜,他通常选择使用电热蚊香。他并不担心“毒蚊香”,因为他对此有着足够的了解。
他指出:“选购驱蚊产品时,应该挑选有农药登记号、且标有低毒或微毒标签的产品。这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其驱蚊效果。”
没有“农字号”,安全难以保障
为什么称其为“农字号”?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对抗、消灭或控制有害生物的产品均可称为农药,蚊子正是这类有害生物之一。
农药的毒性可分为五个等级:剧毒、高毒、中毒、低毒与微毒。然而,低毒和微毒的农药仍然是有毒的,难道就能保证“农字号”的驱蚊产品是安全的吗?
法律规定,申请“农字号”的产品必须通过农业部认可的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进行毒理学测试,包括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以及眼刺激和皮肤刺激性测试等。
“低毒”、“微毒”究竟意味着什么?
据冷培恩介绍:“被评定为‘低毒’和‘微毒’的驱蚊产品,其毒性极低,对于大部分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只有极少数过敏体质的人需特别注意。”
而若产品没有“农字号”,就意味着缺乏必要的监管,安全性将无从保障。
一些没有“农字号”的蚊香和杀虫喷雾剂,可能因厂商为提升效果而添加国家禁用的剧毒化学成分,如滴滴畏或六六六,产生极其刺鼻的气味。
所以亲爱的小伙伴们,购买蚊香时一定要认准“农字号”,这才能确保您安心使用!
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房间最好避免点蚊香。
大多数蚊香属于化学合成品,点燃后会释放出刺激性强的气味,并产生二氧化碳。在相对封闭的卧室中,空气流通不畅,使得室内空气更加混浊,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尤其是患有哮喘等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因此,建议老年人的房间尽量不使用蚊香,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盘式蚊香。可以考虑使用蚊帐、安装纱窗,或利用电子灭蚊灯和电蚊拍等方式来驱蚊,并且可以在家中养殖一些天然驱蚊植物,如驱蚊草等。